|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海南 » 三亚 » 正文

新加坡“江夏堂”被拆除 系徐悲鸿在南洋重要画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9  浏览次数:69
核心提示: 
    中国侨网6月1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与中国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关系最密切的本地历史建筑物“江夏堂”于当地时间18日被拆除。   拆除新加坡黄氏总会前会址江夏堂历史建筑部分的工程,6月18日早上约10时展开。40分钟后,徐悲鸿在南洋期间的最重要画室位址,也就是江夏堂二楼门廊前端的小客厅,已经被挖土机推倒摧毁,荡然无存。   徐悲鸿的女儿徐芳芳,曾经在今年5月2日第一次到访位于芽笼35巷16号的江夏堂。那是她唯一也是最后一次踏入她父亲的南洋居所及画室。当时徐芳芳曾对房子即将拆除深表遗憾,希望能够保留。   徐悲鸿(1895-1953)是在1919年赴法国留学时首次途经新加坡。他之后共七次路过南洋,逗留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一次是1939年初抵达新加坡,直至大战前1942年年初离开。期间,他也曾赴印度讲学画画。   留新时期,徐悲鸿都入住江夏堂,在这里画过的重要作品包括《珍妮小姐》《放下你的鞭子》和《汤姆斯总督像》等。他也画过数千幅的骏马,因此有了“万马奔腾江夏堂”之说。   当时雅称“百扇斋”的江夏堂,主人为黄曼士。他为人慷慨,喜欢收藏书画古董。徐悲鸿称黄曼士及其兄长黄孟圭为“生平第一知己”。   江夏堂一度客似云来,文化艺术界人士、总督富豪名媛等,共同创造了它的最辉煌时期。(周雁冰)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