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北京 » 崇文区 » 正文

国图获捐曾失传千年典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6  浏览次数:62
核心提示: 
    国图获捐曾失传千年典籍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今天上午,日本永青文库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汉籍36部。这批典籍将从今天起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展”上亮相。展览以中日两国纵贯千年的书籍之路为主线,百余件展品全方位地展现了中日两国通过舟楫往还在文学、艺术、思想方面的交流融合。   这批36部4175册汉籍涵盖经、史、子、集、丛五大部类,包括经部14部、史部9部、子部4部、集部5部、丛部4部,内容丰富,品类齐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日典籍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发展轨迹和渊源脉络。展览除日本永青文库所捐36部汉籍之外,还配合展出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多部珍稀善本,如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元刻本《故唐律疏议》等9种宋元善本。   据介绍,这批捐赠汉籍保存完整,其中不乏我国历史上久已失传的重要典籍,如唐魏徵等人所撰《群书治要》,因流布不广,宋时已亡佚。所幸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平安时代,日本皇室将它作为帝王教育的必读书,形成系统阅读该书的传统。江户时期,《群书治要》从供皇室贵族抄阅,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书籍。1796年,日本学者近藤守重将三部《群书治要》委托商船带回中国,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J245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