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7日电 近日,开源技术大会连续登陆北京,OpenInfra和LC3大会相继召开。在OpenInfra大会上,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在演讲时抛出开源云技术新观点,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云,那就是基于开源技术的云。
据介绍,OpenInfra大会前身为OpenStack Days China,大会得到五大开源社区的支持,现场吸引了1000+中外开源技术人士和行业用户的参与,观看直播人数超过10万,是中国开源云计算领域规模最大的会议。
作为中国开源云计算领域的企业,EasyStack陈喜伦表示:“2014年之后的中国云计算企业,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基本都以OpenStack为基石;而放眼当下的开源技术就会发现,所有云都会采用Linux、KVM、Docer、Kubernetes等开源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以Kubernetes为例,AWS在去年8月宣布加入CNCF基金会,也宣告世界前五大公有云企业都成为CNCF成员;而曾经Linux的大敌——微软,都声称Azure中60%的工作负载都跑在Linux上。
在企业云计算领域,陈喜伦表示,从客户覆盖来讲,EasyStack在服务了超过300家大中型企业行业云和私有云后发现,客户正在从专家型客户走向规模型客户,从行业头部客户走向区域型客户,应用场景已经从早期的测试环境到了核心业务。行业纵深,区域纵深,场景纵深,这些都意味着,企业云计算正在跨越创新鸿沟。
这次OpenInfra大会上,易捷行云EasyStack展示了新一代云平台架构,并且在演讲中穿插了产品的现场Demo演示。其新架构的三大核心关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的平滑无感升级,让项目制、定制化走向产品化、规模化成为可能。
据悉,通过采用全平台微服务架构,EasyStack新一代云平台实现的不仅仅是单一服务、单一组件的可持续升级,而是整体平台级的平滑无感演进,产品基于的是可持续演进的开源内核和稳定的开源模块,客户将不用关心到底是哪个OpenStack版本,因为稳定、持续更新、开放兼容可以通过平滑升级保证。这里的核心技术点——全平台微服务化,涵盖计算、网络、存储模块,应用中心、事件网格,从数据库到消息队列,从日志到监控等服务组件的微服务化。
通过全新设计的自动化中心,易捷行云EasyStack可以完成微服务粒度的升级操作,在升级过程中,系统会通过分布式高可靠的架构设计保证了云平台服务的生产级高可用。 完全通过自动化中心用户控制台,让用户自助式上传升级包,完成云平台的升级操作,升级过程对于正在操作的界面和运行的云主机业务没有影响。
此次现场Demo演示中,EasyStack编排应用中心不仅可以用可视化的拖拽操作去编排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资源,不仅可以编排还可以自动发布到应用中心,这就形成了应用的生命周期闭环,让企业围绕应用为核心来运维运营云计算平台。
2014年,EasyStack就在OpenStack巴黎峰会上发布了混合云产品,其客户TCL O2O平台应用了EasyStack+AWS的混合云应用,在去年双11中TCL全网实现了累计销售额14.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3%,也因此成为2017年中国十大混合云用户。
不过,陈喜伦表示:混合云只是第一步,多云世界才是未来需求,其多云管理平台EMS也将在第四季度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