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海南 » 屯昌县 » 正文

宁夏利用生物密码破解了牛羊肉掺假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5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 
 

  中新网银川7月14日电 (于翔 胡耀荣)“大家也不用通过土办法去检验牛羊肉真假了。”7月14日,记者从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实验室通过生物密码破解了牛羊肉及制品制假掺假问题,有效解决了牛羊肉制品掺假难检测、难识别、难监管的问题。

  “从2013年起,我们不断收到消费者投诉:市场上牛羊肉存在以次充好、制假掺假现象。但因当时在实践中缺乏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致使检验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该研究院工作人员说道。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地吃到真正的牛羊肉,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聚合全院科研力量,查阅大量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数百次实验比对,确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比对基因序列,建立了检测牛羊肉制品中鸡源、鸭源、马源、驴源掺假成分的方法,并于2014年实施《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和《食品中马、驴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两项肉制品检测的地方标准,填补了该检测领域的空白。

  2016年,宁夏食品检测研究院申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科技惠民)项目《宁夏牛羊肉制品中外源性动物源引入物质的鉴别方法研究》,通过231份市场出售牛羊肉样品的5000余组数据验证,于2017年发现了牛羊肉制品中狐狸源、狗源掺假成分,制定实施了《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和《肉及肉制品中狐狸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另外两部肉制品检测的地方标准,使得该检测趋于完善。2018年1月,《宁夏牛羊肉制品中外源性动物源引入物质的鉴别方法研究》项目顺利验收结题。(完)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