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丽水7月17日电(周禹龙 施紫楠)走在浙江遂昌江南韵味的白墙黑瓦下,值得点赞的新时代文明在这里俯拾皆是。无论是热情洋溢的微笑志愿者,还是充满智慧的文化礼堂,抑或是根植梦想,如同星星之火遍布山水间的传习所,都在不经意间透露着文明的力量。遂昌人民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如何不断满足这种要求?在浙江省“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试点工作之一的遂昌,随着陆续探索出突出群众主体,注重内容转化,运用现代化手段,设立保障机制等措施,贴地气的文明建设正让这座深山小城,变得活力四射。

形式多样化 兴趣传习
随着传习手段不断增多,与之相关的思考也不断深入。如何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接受传习内容?受众不同,内容又该如何创造?这些都是未解待解的新问题。
遂昌县宣传部长郭劲松认为,新时代文明传习,群众是主体,因此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方方面面,并始终贯彻价值引领。
回想起第一次跳《文明花开遍遂昌》广场舞时,遂昌市民安然依然感慨万千。
“这是我见过最美,最有内涵的广场舞,每个动作都表达着不同意思。”此后,她每天都到市区广场跳舞,与其他近万舞者一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耕读文化……
面向儿童,遂昌创作歌谣《新时代文明三字经》以供传唱。“东汉末,建遂昌。千年邑,古风长……新思想,共传习。文明花,遍遂昌。” 遂昌云峰中心学校,每天早上都传出阵阵朗读声。
该校教师徐敏介绍,云峰中心学校以《新时代遂昌文明三字经》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传习语”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们朗读和背诵,还鼓励学生们将《新时代遂昌文明三字经》带回家朗读给父母听。
“广场舞、歌谣的推广不仅可以引导市民养成健身习惯,也可以助力文明传习歌曲传唱,推广文明传习活动,进一步推进遂昌‘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试点工作。” 遂昌县科协主席,《文明花开遍遂昌》、《新时代遂昌文明三字经》作者黄美丰说。
群众主体化 全民传习
让群众成为主体,参与文明传习,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
走进该县石练镇淤溪村,一个互帮互助的新文明景象跃然眼前:四、五户家庭成为一个“联户帮”,一方有难,不管大事小事,其他几方都会前来援助。这里不仅有爱心,更有着真善美。
“我们村留守老人多,独自生活不方便,成立‘联户帮’让每个人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石练镇宣传委员余月娇介绍,为提高积极性,村民之间还能记录好人好事获得奖励。
从被动到主动,还能从“移风易俗”中管中窥豹。在遂昌,喜事小办丧事简办,已被纳入村规民约,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为。此前每逢祭祀,常年患有哮喘的68岁市民周樟平就“头疼”,因为墓园里的“坏空气”,让他呼吸困难,连眼睛都睁不开。“现在墓园环境变好了,鲜花代替鞭炮,连空气都清新了很多。”
他说,一个小小的改变,带来的是乡风文明的大跨步。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从口袋富裕到脑袋富裕,根本上有赖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审视当下,如何填补人民心灵的苍白,甚至是灵魂的缺失,推动中国强起来,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