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福建 » 厦门 » 正文

中国“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在开放中传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2  浏览次数:47
核心提示: 
 

  资料图:云南迪庆州德钦县,金沙江呈“U”型流过,许多游客在高山上驻足观看美景。 中新社发 任东 摄

  13年来,招收200多个学员,其中有12名学员已成为云南省丽江市东巴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和桂生创办的东巴学校交出的一份非遗传承成绩单。

  和桂生1975年出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的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是该村的一名东巴。丽江有很多知名东巴都出自这里,至今还保留着祭天、祭风等许多纳西族原生态的东巴文化活动。

  东巴,是纳西族对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称呼,意译为智者,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地区生活着14个少数民族,有6个少数民族为当地独有,如纳西族、彝族、普米族等。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和桂生小时候常常坐在东巴阿普(爷爷)身旁,围聚火塘,秉着火把学习东巴字,诵读东巴经书;24岁时,拜本村东巴和盛典(现为国家级传承人)为师,系统学习各种仪式规程。从2001年开始,他成为一名东巴,开始主持本村的丧葬、祭署、祭祖等仪式。2009年,他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和桂生说,他创办东巴学校是为了完成祖辈心愿,传承东巴文化。2003年,和桂生开始在家招收学员教授东巴文化,学员多为东巴后裔。2005年,在本村村民、政府和文化部门帮助下,东巴学校建成,开设了东巴经文、东巴画、东巴舞、泥偶、面偶等8个课程。在招生方面,除了东巴后裔,和桂生把在民间起一定文化传承作用的年轻人作为重点招生对象,十几年来,学校逐渐发展壮大,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东巴。

  2011年12月,丽江市政府在学校挂牌成立了“丽江市新主东巴文化传承基地”,丽江市博物馆、东巴文化研究院分别在学校成立了东巴文化传承点和田野调查室。2016年9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画培训基地在学校挂牌。

  和桂生还整理了近2000本东巴经书、2幅神路图、22幅卷轴画、200块木牌画。2015年5月起,和桂生带领8个徒弟抄写了687本经书,于2017年12月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这让和桂生感觉特别骄傲。

  和桂生看到,近年来,丽江旅游业的红火带动了东巴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推动了东巴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旅游景区聘请东巴写东巴文字、画东巴画、讲东巴故事来吸引游客,印有东巴文字和东巴画的产品也很受欢迎。”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告诉中新社记者,东巴文化的开发利用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颇有裨益。上世纪80年代末,东巴文化研究院就设计创作了东巴画、东巴蜡染、东巴印章、东巴书签等,是丽江旅游市场最早的文化创意产品。2001年研究院曾与温江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了以东巴文化为主题设计的体恤衫、文房四宝、墙上艺术挂件、首饰等系列产品。

  丽江市纪委派驻市交通局纪检组组长杨雄峰出生于该市宁蒗县泸沽湖畔的摩梭家族。他们至今仍保留和传承着完整的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最后一块母系氏族“活化石”。杨雄峰看到,近年来,政府很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摩梭文化中沿袭千年的母系大家庭、阿夏走婚、达巴教等神秘又古老的文化和习俗被有序地保护和传承下来。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福泉认为,在“三江并流”区域的丽江等地,根据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正在不断凸现,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