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黑龙江 » 正文

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全新结构分子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3  浏览次数:75
核心提示: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余璐)日前,国际分子筛协会网站公布,由中国石化乌鲁木齐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团队开发的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SCM-14(SINOPEC Composite Material 14),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授予的结构代码SOR。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石化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分子筛结构代码的企业,实现了国内工业企业在新结构分子筛合成领域零的突破。   分子筛是重要的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和环保领域。新结构分子筛的创制及工业应用往往带来石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如知名的ZSM-5分子筛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生产过程,极大促进相关技术与工艺的发展。我国科学家基于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发展出MTO(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建成投产几十套MTO装置,开辟了由煤炭经甲醇生产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新工艺路线。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公司对此十分重视,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致力于新结构分子筛的创制和应用研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工业界还没有开发出原创性新结构分子筛材料并获得结构代码。   研发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是实现原始技术创新、补强发展短板的关键。近年来,乌鲁木齐石油化工研究院不断加大新型催化材料的研发力度,杨为民教授带领王振东、罗翼等科研骨干自2013年起,开展新结构分子筛合成的探索研究,利用先进的高通量分子筛合成与表征系统,实现了分子筛材料的高效合成与筛选。历经5年共计2000余次试验,先后合成出21个以中国石化命名的SCM系列分子筛,其中SCM-14是一种全新结构分子筛,具有独特的12×8×8元环三维孔道体系,且热稳定性优异,在催化与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据悉,乌鲁木齐石油化工研究院科研团队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北京大学“青年千人”孙俊良研究员紧密合作,通过对电子衍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晶体结构模型,并最终获得精确结构。   2014年以来,乌鲁木齐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SCM系列新催化材料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4件,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3件,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利布局。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