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黑龙江 » 哈尔滨 » 正文

“姥姥”还是“外婆”?在情感与规范间寻找平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2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 
    新华时评:“姥姥”还是“外婆”?在情感与规范间寻找平衡   新华社济南6月22日电 题:“姥姥”还是“外婆”?在情感与规范间寻找平衡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日前有消息称,乌鲁木齐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收录的散文《打碗碗花》将文内“外婆”一词全部改成了“姥姥”。为此,不少人质疑认为,属于南方人习惯的称呼不宜简单化一进行修改。   舆论汹汹,教材修改者大概也觉得委屈,明明是想规范日常汉语读写,却落下许多质疑;修改者自觉有理,有好几本工具书在这里,修改也是有依据的。然而,有些人认为这种方式的修改,既不符合语言习俗,又有强人所难之弊。   语法是语言演进的总结,不是语言发展的镣铐。从“每下愈况”到“每况愈下”、从“荨”字读音的丰富,都说明只要某一语言习惯为大众普遍接受和运用、符合公序良俗,就可以从口头语固定为语法内容。但以“外婆”为非、以“姥姥”为是,恰恰没有考虑不同地域的人们的语言习惯,也忽略了人们积淀多年的情感。   从情感的角度,所谓“外婆”是方言、“姥姥”更亲切的解释,让人难以接受。倘若如此,喊爹喊娘就要让位于叫爸叫妈。孩子回到家里,一口一个“父亲”“母亲”,难道就会变得更为庄重得体、和蔼亲切吗?显然不是。语言是有感情的,人是有情感的。规范语言文字,当考虑大众情感。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