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山东 » 潍坊 » 正文

“冰丝带”上午全部“跃出”地面 2019年底基本完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6  浏览次数:61
核心提示: 
    “冰丝带”上午全部“跃出”地面  本报讯(记者赵莹莹)今天上午,伴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国家速滑馆工程全部跃出地面,代表着“冰丝带”建设全面提速。按照计划,“冰丝带”将于今年9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12月底开始“编制天幕”,2019年底基本完工。  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全球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亚洲最大的冰面、3360块玻璃拼接出22条“冰丝带”……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复杂的结构令“冰丝带”的施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今天上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约5.5万平方米的基坑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区域,这就是未来进行大道速滑比赛的冰面区域。“400米的速滑赛道下,分布着通风电缆管沟、制冰管沟、下沉式空调机房、电梯基坑等近150个大小不一的嵌套坑,每个基坑边线呈弧形,并存在60度的坡度,清槽难度很大。”项目执行经理王中录介绍,由于转角太多、高差太大,只能通过人工对基坑边坡进行打磨,1500平方米的一个流水段,40个工人需要干上一个星期。   国家速滑馆全冰面的设计,对混凝土浇筑也提出新要求。如何保证低温状态下的冰面平整?项目总工史自卫介绍,国家速滑馆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总用量为9.1万立方米,其中90%以上都是特殊混凝土。其中,冰面比赛区域采用了抗冻等级高达F250的抗冻混凝土,每个制冰单元之间左右各2米还使用了抗冻钢纤维混凝土。“既要达到高性能高耐久功效,又要确保钢纤维掺量适宜、不堵塞甭管,我们与专家多次实验,最终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钢纤维掺量30公斤。”  据介绍,从进场到今天上午,用时155天,项目部完成了27万立方米土方开挖、2万吨钢筋绑扎、8.9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6.5万平方米模板支设以及2500吨劲性钢结构施工。J201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