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河南 » 洛阳 » 正文

安徽合肥:打破职称“论资排辈”激发教师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9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 
    安徽合肥:打破职称“论资排辈”激发教师活力  新华社合肥6月29日电(记者周畅)“职称问题曾是很多教师的心病,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30年的老兵,真切地感受到这次教师职称改革打破了论资排辈,让老师们有了盼头,也更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了。”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教师顾凯说。  顾凯提到的教师职称改革,是安徽省合肥高新区在2017年全面实施的教师职称改革:一是统一核定岗位,全区分中学、小学两个学段,核定高级及以上职称岗位;二是统一评聘,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分别开展职称材料评审、无生上课打分,纪委委员全程监督、全过程录像;三是统一化解存量,对于已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人事部门核定的高级岗位数范围内,优先聘用,兑现职称待遇。  “这样的改革变‘论资排辈’为‘优胜劣汰’,激发了教师活力,全年参评中学教师25名、小学教师22名,打破‘60后早评上、70后巴巴地等、8090没指望’的尴尬局面。”合肥高新区社会事业党委委员、教育处处长叶光华坦言,第三方评审机制也杜绝职称评审中存在的打招呼、走后门、谋调动的不良现象,确保整个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该区改变“一校一核”等规定,将教师职称岗位纳入全区盘子统筹核定,扩大教师高级岗位基量,统一化解存量,解决了3位老师的职称兑现问题。  “从2005年评上高级职称后,我一直在等待有岗位兑现待遇,这一等就是13年,还好我没放弃。”今年55岁的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老师刘功道说,他感受到改革对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体现。  改革的举措调动了更多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合肥市梦园小学(东区)教师周恒看来,现在评职称不再是“排队领粮票”,而是让教师从“熬经验值”变为“拼能力值”,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是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举措。”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曹效记表示,2018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将突出师德、业绩、能力导向,进一步发挥好教师职称评聘在中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书育人,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