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兰州7月7日电 (张婧)6日,“一带一路”粮食安全高峰论坛在甘肃兰州举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谈及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工作时说,要把握“多”与“少”、“质”与“量”的关系,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

张务锋还提出,要把握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促进生产、储备、加工等环节协同联动,提高整体保障能力。
张务锋介绍,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仅用全球10%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生产粮食,养活全世界近20%的人口。但是,在当今世界,还有37个国家需要外部粮食援助,超过1亿人受到粮食严重不安全威胁。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根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张务锋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范围,也为我国参与全球粮食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难得的机遇。
当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程国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主任颜波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环境变局下的粮食安全管理选择》、《对兰州新区国家粮食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建议》《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分别发表演讲。
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嘉宾也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粮食贸易前景》《粮食安全是解决阿塞拜疆经济和过境运输发展问题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了主题演讲。
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介绍,甘肃虽是西部粮仓,但在我国属于粮食平衡省份,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小麦和大米缺口较大,同时玉米、马铃薯盈余较多,杂粮、豆类品种多、质量好。
宋亮提出,希望通过“一带一路”粮食安全高峰论坛,寻找甘肃省粮食安全保障的新路子,搭建粮食安全领域合作平台,加强粮食安全领域合作,拓展与兄弟省区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互补贸易,提高保障甘肃粮食安全的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