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江苏宿迁宿城区屠园居民冒着高温在社区广场上为当地民众表演淮红戏“打情杆”。该地方戏因表演用的钱杆由一米左右的竹竿和6至8枚铜钱组成,又叫“打钱杆”,由于演唱的歌曲内容大部分是爱情和调情曲目,又称“打情杆”。由淮红地区民间江湖艺人所创,在淮阴、泗洪、洪泽、宿迁、泗县等地广泛流传。据介绍,淮红戏70年代已失传,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2014年开始,宿城区文广新局把屠园“红阳歌舞团”作为传承单位,编排淮红调“打情杆”,受到群众一致好评;2016年,屠园实验学校成为“淮红戏”传承基地。
7月14日,江苏宿迁宿城区屠园居民冒着高温在社区广场上为当地民众表演淮红戏“打情杆”。该地方戏因表演用的钱杆由一米左右的竹竿和6至8枚铜钱组成,又叫“打钱杆”,由于演唱的歌曲内容大部分是爱情和调情曲目,又称“打情杆”。由淮红地区民间江湖艺人所创,在淮阴、泗洪、洪泽、宿迁、泗县等地广泛流传。据介绍,淮红戏70年代已失传,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2014年开始,宿城区文广新局把屠园“红阳歌舞团”作为传承单位,编排淮红调“打情杆”,受到群众一致好评;2016年,屠园实验学校成为“淮红戏”传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