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四川 » 绵阳 » 正文

昔日“荒茅田”变成如今美丽的“花茂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9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 
 

  【脱贫攻坚在行动】昔日“荒茅田”变成如今美丽的“花茂村”

  央广网遵义7月18日消息(记者张佳琪)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原名“荒茅田”,有贫困荒芜之意。近年来,花茂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后,村民们实现了脱贫致富。数据显示,2017年花茂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元。昔日的“荒茅田”变成了如今美丽的“花茂村”。

花茂村(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花茂村(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计划也正是在此契机下,由花茂村村支“两委”制订的。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实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成了花茂村的新方向。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也渐渐发展起来。

  村民王治强便是致富路上的受益者。改建自家院子,投资开起农家乐,如今王治强的“红色之家”生意红火,每天接待约200人,为村民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在王治强的影响下,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28家,不仅建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成功引进了大型农业企业,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花茂村(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花茂母氏陶艺馆(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昔日的花茂村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花茂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累计整合资金2.4亿元,全面改善了村里的水、电、路、讯、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游客服务中心,核心区域还实现了免费WiFi和“天网工程”全覆盖,既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2017年花茂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元。

  花茂村还积极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元素为基调,新改建黔北民居880栋,既保持了村庄传统风貌,又结合了现代化元素,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也用这样一首诗描述如今花茂村的变化:“鸟语催人醒,蛙鸣伴梦乡。花丛蝶飞舞,莲下鱼欢畅。小河绕田野,青山披盛装。虽不比蓬莱,仍可算一方。”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