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湖北 » 襄樊 » 正文

上市公司漠视环境风险为哪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1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 
 

  在环境监管如此严厉的情况下,少数上市公司仍然披着利税大户的“护身符”,在整改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假装整改、敷衍整改,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也污染了自身的名声。

  ◆叱狼

  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在云南省曲靖市督察时发现,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指出的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重金属污染隐患问题,至今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呈进一步加重之势,对珠江上游水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其实,像罗平锌电这种上市公司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并非个例。前不久,*ST三维、辉丰股份、上峰水泥等上市公司,因环保问题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7家上市公司收到各地环保局出具的环保罚单。一方面,这折射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从严执法治理污染的坚决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少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缺陷。

  在有的地方,上市公司缴税多,对当地财政贡献大,对其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难免遇到各种压力甚至阻扰。但当前,上市公司环保罚单持续增加,表明生态环境部门在污染面前不退步不让步,无论任何企业都将按照法律法规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在环境监管如此严厉的情况下,少数上市公司仍然披着利税大户的“护身符”,在整改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假装整改、敷衍整改,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也污染了自身的名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作为当地甚至是全国的行业排头兵,要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必须在绿色发展中当模范做表率。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使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生命力也才能更旺盛。上市公司资金财力相对雄厚,管理也相对规范,污染防治措施能否到位,关键要看是否真正树立起治污主体责任意识,是否把各项污染治理措施严格落实下去。否则,像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不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惩,而且也会使企业的社会信任度大打折扣,给自身招致财务危机。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够走得稳、走得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的坚定意志,不容有失。对于那些频频挑战环境监管底线的上市公司,必须让其付出沉重代价。据了解,当前,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信息披露由企业自主实施,受到惩处的企业为了躲避证监会监管,担心影响股价行情,往往故意隐瞒实情。此外,还有个别上市公司对环境绩效甚至声誉风险不够重视,仍将环境保护当做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这也导致环保督办和处罚的力度尚不足以把企业环境风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风险,不能对环境违法企业构成强大震慑。

  鉴于此,建议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对环境违法的上市公司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函告证监部门,并通过媒体公开披露企业违法行为,让那些“污迹斑斑”的上市公司受到惩罚,促使其高度警醒,认真履行治污主体责任,确保更加健康绿色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