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格力 » 河北 » 正文

长江委:长江流域综合监测体系亟待建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7  浏览次数:63
核心提示: 
 

  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工作重复、难以共享
  长江委:长江流域综合监测体系亟待建立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当前,保护母亲河长江呼唤系统全面、质量可靠的涉水监测信息。涉水监测信息,包括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等。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获悉,目前,长江在涉水监测方面,存在多部门监测、标准不一、站网重复建设、信息共享难等问题。水利部门开展了水文、泥沙、水质、水土保持、水生态方面的监测工作;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了水质、水生态方面的监测工作;农业部门开展了以鱼类保护为主体的水生态方面的监测工作。各部门各有侧重、条块分割。

  长江委水文局曾专门选取长江和汉江武汉段,开展了水利与环保部门之间水环境监测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部门水样采集方法及样品预处理基本一致,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一致,总体上监测结果无显著差别。但是,双方在同一河流存在重复监测,监测断面布设位置及垂线布点存在较大差别;所采用的分析标准由于仪器设备配置差异,所采用的分析标准有些项目存在差异,监测精度有差别;此外,环保部门将粪大肠菌群排除不参与评价,造成最终水质类别评价结果有时差别较大。

  “现有监测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新要求。”长江委有关方面认为,统筹规划、整体联动,加强部门间、区域间合作,实现各种监测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加快建立长江流域综合监测体系,已成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迫切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江全流域有各类水文站点291117处。近年,长江委依托水文站点,在统筹开展长江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综合监测方面,按“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先后与乌鲁木齐和成都的多部门合作,建成“乌鲁木齐大胜关水质自动监测站”、“成都徐六泾水文平台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取得相应成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格力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格力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